抵押担保作为常见的融资方式,既能解决资金需求,也给当事人带来潜在风险。了解其中门道,才能在安全保障下完成交易。
许多人在办理抵押时,往往只关注能拿到多少钱,却忽略了合同里的猫腻。有的债权人会在合同中设置高额违约金条款,一旦借款人出现轻微逾期,就可能面临巨额赔偿。更隐蔽的是,部分抵押权人会在登记时故意扩大抵押物范围,把借款人其他财产也囊括进去。
去年有位王先生就吃了亏。他用市区商铺作抵押借款,后来发现债权人不仅登记了商铺产权,连商铺里的设备家具全都列进了抵押清单。这种情况在商业贷款中并不少见,债权人总想给自己多加几道保险。
签订抵押合同时,建议带上专业律师逐条审阅。重点查看这几个条款:
去登记机关办理抵押登记时,要亲自核对登记内容。有个朋友曾经遇到过登记人员「手滑」写错抵押金额的情况,把50万登记成了500万。这种失误看似荒唐,但真要更正得跑断腿。
定期查询抵押物状态也很重要。有位李女士的房子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二次抵押,等她发现时,第二顺位抵押权人都开始走拍卖程序了。建议每隔半年就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查一次。
当遇到以下情形时,抵押人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:
去年深圳就有个典型案例。某担保公司在借款人还清债务后,拖延半年不办理解押手续,导致借款人错失重要商机。法院最终判决担保公司赔偿违约金27万元,同时要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解押手续。
还有个更恶劣的情况要注意。个别债权人会伪造借款合同主张抵押权。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慌张,立即申请笔迹鉴定和合同形成时间鉴定,同时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如果抵押物意外灭失,保险公司赔付的保险金仍要优先用于偿还债务。但有个细节很多人不知道:保险金超过债务数额的部分,应当返还给抵押人。前年山东某法院就审理过这样的案子,判令银行返还多出的保险金89万元。
共有人擅自抵押共有财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。法律明确规定,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,抵押行为可能被认定无效。但要注意,如果其他共有人知道后没有及时反对,可能会被推定默示同意。
发现权益受损时,建议按这个步骤维权:
维权时要注意诉讼时效。普通抵押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,但如果是要求确认抵押权不存在,则不受时效限制。浙江有位当事人就因超过时效起诉被驳回,1000多万的债权追讨无门。
抵押担保就像把双刃剑,用好了能解燃眉之急,用不好可能伤及自身。记住这些要点,遇到问题时才能镇定应对。事前多费心,事后少烦心,这才是处理抵押担保的聪明做法。